《伊斯坦布尔》|一本能让你产生强烈共鸣的书。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您收听的内容是我们对知识的提炼与再加工,如果你想全面了解书中内容,可以购买此书原版。与本书相关部分书籍的音频链接在文章的尾部,如有兴趣,敬请点击收听。
核心书摘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书写的是一部个人的历史,更是这座城市的忧伤。
作者帕慕克对伊斯坦布尔的情感是复杂的,一方面他对这座孕育他的城市,有着旁人难以想象的依恋和热爱;但另一方面,现代化的伊斯坦布尔又很难让他把眼前的这座城市跟他记忆中的古城联系起来。于是,他决定在自己的记忆深处触摸这座城市,他觉得自己的灵魂已经注入城市的街道,如今也还在其中。他提起笔来,“在描写自己的时候,描写伊斯坦布尔;在描写伊斯坦布尔的时候,描写自己”,他用深情脉脉的笔,蘸着记忆的墨汁,写成了《伊斯坦布尔》这本书。
关于作者:
奥尔罕·帕慕克,土耳其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西方文学评论家称他为当代欧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学家之一(另外两位是法国作家普鲁斯特、德国作家保尔·托马斯·曼);200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辞是:“在追求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
学什么:
1、伊斯坦布尔是如何衰落的?
2、帕慕克眼中的伊斯坦布尔是什么样的?
3、体味帕慕克眼中的“呼愁”
一、伊斯坦布尔的过去
伊斯坦布尔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它扼守着黑海出海口,在亚洲大陆最西端的黑海与地中海之间,拥有一条至关重要的“黄金水道”,它把亚洲和欧洲大陆分割开来,中间部分的马尔马拉海,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伊斯坦布尔也因此被称为亚、欧、非三大洲的十字路口。
从公元4世纪到13世纪初的几百年时间里,伊斯坦布尔的前身君士坦丁堡一直都是全欧洲规模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到如今,伊斯坦布尔也同样是土耳其最重要的城市。但即便如此,欧洲人大多却不太愿意提起这座城市,这里面的原因得从一千六百多年前开始说起。
早在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希腊古城拜占庭的基础上建立了新都城,取名叫“新罗马”,但人们更愿意称这座城市为君士坦丁堡。公元395年,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去世了,弥留之际,他把帝国一分为二,分别给了两个儿子。以今天的波黑为界,西边是西罗马,首都还是罗马城;东边是东罗马,国都就是君士坦丁堡。这个时期的东罗马帝国为了区别于古代罗马帝国和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就叫成了“拜占庭帝国”。
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灭亡了,而东罗马帝国却留存下来,继续绵延了近千年,君士坦丁堡的地位也因此冠绝当时的欧洲。由于君士坦丁堡所处的地理位置实在太重要,各国都想占有有它。阿拉伯帝国强盛时,就打过君士坦丁堡的主意,不过当时的拜占庭帝国虽然垂垂老矣,但仍勉强守住了祖宗留下的基业。直到13世纪初,拜占庭帝国才遭受了灭顶之灾。
1204年4月13日,第四次东征的十字军攻陷了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四分五裂,将近四成的地盘被威尼斯夺走,在君士坦丁堡则建立了罗马尼亚帝国,也叫拉丁帝国,但拉丁帝国很短命,只存在了57年。拉丁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收复了君士坦丁堡,但此时的拜占庭帝国,已不能和强盛时期相比了,在这一时期,一个更加强大的敌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了。
在13世纪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还称不上很强大,他们虽然很想得到君士坦丁堡,但鉴于实力原因,他们选择了围点打援策略,就是先包围君士坦丁堡,再逐步蚕食周边的地盘,最终把君士坦丁堡变成了一座孤城。到了1451年,年轻且雄心勃勃的穆罕默德二世登基,他决心彻底攻占君士坦丁堡,1453年初,奥斯曼帝国发动10万大军,300多艘战舰,浩浩荡荡杀向君士坦丁堡。困守孤城的君士坦丁十一世知道这座伟大的城市即将陷落,但他没有选择投降或逃跑,而是准备以死殉国。1453年5月29日,在城破之前的最后一战中,君士坦丁十一世冒死冲入敌阵,从此不知所踪。
虽然君士坦丁十一世是一个有气节、有胆识的君王,但遗憾的是,他没能扭转败局,在君士坦丁十一世以身殉国后,君士坦丁堡这个欧洲精神上的“首都”真正陷落了。到了土耳其现代国父凯末尔时期,为了与奥斯曼帝国划清界限,君士坦丁堡正式更名为伊斯坦布尔。
二、伊斯坦布尔的观察者
本书作者帕慕克生在一个日渐没落的家族,他的祖父在伊斯坦布尔做土木工程,在1930年初发了大财,但4年后祖父就去世了,留下大笔财产,也留下了很大的麻烦。
帕慕克小的时候,家族每年都会组织规模盛大的年夜饭,虽然这些亲戚们在节庆欢宴上有说有笑,但面对金钱和财产问题时却表现得冷酷无情。这个家里几乎所有与利益相关的问题都不可能得到解决,因为所有的人已经习惯了互相扯皮,但又会在众人面前装作一团和睦的样子,所以这个家不可避免地要走向分裂。
因为帕慕克父亲的投资接连失败,家族的资产急剧缩水,家里也无法继续维持高昂的生活支出了,代表着家族辉煌过去的宅院也被变卖了,这个家族终于走向了破产。
家族由盛到衰不过短短十多年的时间,这让帕慕克对这个城市和命运有了最直观和真切的体会。帕慕克和他的家族原以为可以躲过命运的捉弄,但实际上他们的命运早就已经和伊斯坦布尔联系在一起了,奥斯曼帝国的瓦解给伊斯坦布尔带来的阴影,终于也波及到了帕慕克家族。
家境的变迁让帕慕克从小就四处搬家,这让他拥有了不同的观察角度,但也让他更怀念曾经拥有的一切。
15岁的帕慕克还在学习绘画,所以他经常幻想自己是描绘伊斯坦布尔街道风貌的印象派画家,试图去捕捉童年时代的记忆:僻静的街巷,街巷里的水泥公寓和木屋并排而立,尽头处两个影子被路灯拉得很长。这是帕慕克心中过去的自己,也是那个将夜幕披在身上的伊斯坦布尔。
帕慕克在书中记下自己的故事,但故事到他20岁的时候就戛然而止了。那是1972年,帕慕克突然立志要从事文学创作,于是他从先前的大学退学,进入伊斯坦布尔大学学习新闻。那个时候,他考虑要正式放弃绘画,成为一名小说家。但之前绘画和建筑的学习经历并没有因此沦为无用的经历,相反,这种特殊的教育背景让帕慕克能够建立起建筑般的文学结构以及对现代文明的细致洞察。正是凭借着亲身的经历和独特的视角,帕慕克才能把伊斯坦布尔描写得如此动人和入木三分,让人在行文间既能感受到这片土地上古老文化的丰富隽永,又能体会到当地居民的无奈和追忆。帕慕克无愧于“伊斯坦布尔代名词”的称号。
三、伊斯坦布尔的没落
有关伊斯坦布尔的没落,要从著名的博斯普鲁斯海峡说起,因为这片海域的没落就是伊斯坦布尔命运的缩影。
博斯普鲁斯海峡又叫伊斯坦布尔海峡。它北连黑海,南通马尔马拉海和地中海,把土耳其分隔成亚洲和欧洲两部分,是这块大陆上重要的交通要道。除了政治经济上的重要地位外,博斯普鲁斯海以及沿岸地区风景秀丽,是当地居民和富裕阶层经常游玩的地方。
以前,博斯普鲁斯的海岸边只是一串小渔村,但奥斯曼帝国的名人政要们从18世纪开始,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沿岸建造夏日别墅,希望以此来弘扬奥斯曼的文化,也让伊斯坦布尔成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独特城市。这些别墅群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叫“雅骊”,指的就是这些18至19世纪期间由奥斯曼世家大族建造的海边豪宅。但随着土耳其民族主义的兴起,在20世纪的时候,这些建筑渐渐成了过时的身份的象征,后来因为年久失修,人们也不再回望传统,这些雅骊要么倒塌,要么毁于大火,成为历史的尘埃。
其实,在帕慕克的童年时代,这些博斯普鲁斯别墅对新富阶级以及逐渐增多的中产阶级来说,就已经没什么魅力可言了。别墅坐落在海边,屋里温度偏低,要想让屋里暖和起来,很费劲而且花费庞大。那个时代的有钱人不像奥斯曼贵族那么“豪”,而且他们觉得城市中的公寓更有“现代感”,所以已经衰败或家道中落的奥斯曼世家很难找到人接手这些雅骊老宅。就这样,奥斯曼帝国留下的文化遗迹逐渐消失,博斯普鲁斯海峡也失去了之前重要的政治、经济位置,彻底沦为一个风景区。这种消失象征着往昔荣光的暗淡,这让帕慕克心疼不已。
奥斯曼帝国瓦解后,世界几乎遗忘了伊斯坦布尔的存在。帕慕克出生的这座城市对他而言一直是一个废墟之城,充满帝国斜阳的忧伤。而帕慕克的一生不是对抗这种忧伤,而是让伊斯坦布尔的忧伤成为他自己的忧伤。所谓“美景之美,在其忧伤”,帕慕克就是用内心的忧伤,书写这座千年古城的忧伤。
四、呼愁:在传统和现代中挣扎
帕慕克把伊斯坦布尔的忧伤称为“呼愁”。
“呼愁”是土耳其语“忧伤”的音译,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借用了宋代诗人陆游的“一窗残日呼愁起,袅袅江城咽暮笳”中的“呼愁”二字。但跟陆游诗句中私人且细微的个人情绪不同的是,帕慕克笔下的“呼愁”,并不是指某个孤独之人的忧伤,而是数百万人共有的阴暗情绪。就像帕慕克说的,“呼愁”是一种混乱、朦胧的忧伤,它带给我们安慰,柔化景色,就像冬日里茶壶冒出蒸气时凝结在窗上的水珠。
这种忧伤的源头来自于哪里呢?帕慕克说:“是一个孩子透过布满水汽的窗户看到外面时所感受到的情绪。”那么,帕慕克又看到了什么呢?帕慕克50岁左右写这部《伊斯坦布尔》的时候,他看到了自己记忆和幻想交织的童年。他幻想自己在别处有一个分身,幻想祖母的公寓是博斯普鲁斯海峡上的船只,甚至幻想自己杀人,以此来自娱自乐,这种古怪的癖好一直坚持到他45岁时。那一年,帕慕克看到了家里满墙的黑白照片,看到了母亲、父亲和各种消失的事物,看到了欢乐单纯的学校生活,还有博斯普鲁斯海上船只冒出的烟以及伊斯坦布尔的废墟。他也看到了自己青涩的初恋。在伊斯坦布尔这座帝国废墟里,他曾和一个充当画画模特的女孩儿漫游其中,“如此爱恋,如此寒冷”。最终,他的初恋和他的画家梦一起幻灭了。他被一种更为辽阔、久远而深沉的忧伤所捕获,在失去最初的爱人后,他将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当做终生的情人。帕慕克决定要用一生的时间来书写这座城市。
自此,帕慕克笔下的呼愁已经不再是某个孤独之人的忧伤,而成为上百万人的群体忧伤,充斥在街道、房屋、树木、空气,还有人们的头脑中。这种“呼愁”气质正是这个城市的居民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发出的集体无意识,这种笼罩着整个伊斯坦布尔的忧伤,不仅来自昔日的辉煌和如今的寥落,更来自对西方的向往,来自东、西方的挤压而产生的挣扎。
位于东西方这种地缘政治的威压之下,伊斯坦布尔人的忧虑与恐惧经过长时期的积淀,演变成了随时随处都在释放的忧伤。帕慕克也曾长时间处在这样的忧虑之中,他一方面极力主张西化,认为土耳其的未来就在向西方的全面靠拢之中。但另一方面,又很难对西化过程中,自身民族文化消亡的痛苦视若无睹。这种复杂纠结的情绪牵扯着帕慕克的灵魂,变成弥散不开的愁绪。
结语
伊斯坦布尔的命运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现代的中国,想到同样古老的城市正在遭受的同样困难的抉择:到底是回望传统还是毫无保留地拥抱现代化。
当“全球化”的凯歌奏响,西方的标准成为全球化标准的时候,最先消亡的恐怕就是“异国情调”了。胡同、里弄被拆除了,拔地而起的是无数仿欧建筑,中国原本各具特色的城市面貌开始消亡。
我们正在努力地隐去我们的过去,推倒那些曾经引以为傲的东西,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文明、现代”的都市范式。
我们该如何看待过去和现在,如何看待伊斯坦布尔的“呼愁”?伊斯坦布尔不愿从过去中走出来,而我们则出来得太快,对错与否,这中间仍旧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编辑:Stan】
相关内容:
《罗马人的故事》14/15:基督的胜利|物质需求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基督教成为了罗马人最后的心灵慰藉。
《罗马人的故事》15/15:罗马世界的终曲|罗马走向“元首制”的君主政体是历史的倒退。
《旧欧洲的终结:1945—1953》|从战后欧洲的快速复兴,看今日职场如何协作共赢。
【行走日本系列】(小说)《丰臣家族》|丰臣秀吉霸业何以二世而亡。
本次推送:
《伊斯坦布尔》|一本能让你产生强烈共鸣的书。
【严选好书】高效工作,从来不是靠拼时间。
《引导》|在讨论中引导者怎么做才能形成正确的决策?
【严选好书】40岁一事无成,48岁人生翻盘?左宗棠的心法值得学习。
下次推送:
《洞穴奇案》|法律和伦理该如何平衡呢?
【严选好书】你不知我的痛,就别劝我大度。
《高效的秘密》|为什么每天忙的不可开交,业绩却提不上去?
【严选好书】三观都跟着五官走,我们的底线还在吗?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